中小学课堂防艾何以遇尴尬哈
更新时间:2022-01-31 04:52:58
微软布局Windows Phone的战略已经发生了变化 时评:中小学课堂“防艾”何以遇尴尬
前不久,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下发《兰州市教育系统艾滋病防治工作方案》,规定全市中小学及中职学校将开设 防艾课 ,在普通中学的地方课时中安排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课时。但各学校对此还是有一定的疏忽与漏洞,校园防艾教育也遭遇着一些尴尬。(《西部商报》12月1日)
如今,高校需要进行 防艾 教育已渐成共识,但中小学校园开设专门的 防艾课 似乎还显得有些 新潮 ,难免引发争议,甚至遭遇阻碍。其实,这并非多此一举。据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中心主任吴尊友透露,2011年到2015年,我国15~24岁大中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净年均增长率达35%(扣除检测增加的因素)。 2015年艾滋病学术大会 公布的最新数据则显示:今年1到10月,全国15到24岁年龄段有1.4万多人感染艾滋病病毒。
面对上述触目惊心的数据,毫不夸张地说,年轻的中学生,已经不再是艾滋病防控人群中可以 忽略 的群体。《新京报》在北京多所学校进行的随机调查显示,90%大学生普遍知道艾滋病的基本知识,但并不知道如何正确防护和预防。大学生尚且如此,相对稚嫩的中学生就更可想而知了。所以,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防艾教育,可谓迫在眉睫。
然而,由于诸多原因,中学 防艾课 却遭遇着尴尬和无奈,缺乏专业教材、没有专门的老师、学校和学生的观念滞后是这方面的三大 拦路虎 。只要学校予以足够重视,教材和师资尚且可以通过聘请校外专业人员等方式来有效缓解,观念滞后才是一只真正的 大老虎 。
开展预防艾滋病的相关教育,必然绕不开有关性的话题,而性教育则要受制于国情、民族文化等诸多因素。尤其是中学生,除了极少数能坦然面对 就是那么一回事 的之外,讲究含蓄内敛的大多数孩子都会谈 性 色变,令授课者很难把握分寸。
其实,现在的中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途径已经足够多了,许多学生对性知识的了解远远超出成年人的想象,性话题很大程度上只是一个台面上的敏感话题而已,尤其在早恋现象频繁的今天,根本谈不上为时过早。藏着掖着,不仅于事无补,更会丧失对孩子进行引导教育的良机,一旦有人因为无知而怀孕甚至感染艾滋病,可谓罪莫大焉!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日益开放,青春期的孩子受到的外界的 诱惑 不在少数,这绝对是一个比考试分数更 现实 的问题。权威机构调查发现,某些青少年学生感染艾滋病,都是从高中到大学时发生的,倘若能未雨绸缪,很多感染就可以防患于未然。
当然, 防艾 教育并不只是学校的事情,家长和社会也不能置身事外。只有协调发挥三方面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共同构建一个科学、有效的青少年性教育体系,才能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只要相关各方能切实转变观念,齐心协力,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青少年性教育就能像心理健康教育一样,配备专门师资,开设专门的课堂,真正在中小学落地生根。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成都治疗癫痫的医院南宁治疗阳痿费用多少钱
沧州白癜风医院地址
上一篇:中小学用的学时开展学科实践活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