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检报告绿色食品满天飞真假难辨受质疑维权

更新时间:2020-10-25 16:15:46

质检报告:绿色食品满天飞 真假难辨受质疑_产业经济

绿色食品市场发展十余年,然而市场认同度只达四成,为何广受赞誉的绿色消费却偏偏在餐桌上无法兑现,消费者又为何对绿色食品敬而远之?有关调查机构近日在一项关于绿色食品的消费调查显示,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四城市的1863名被调查者中,有57。6%的人表示在选择日常食品时不会特别关注绿色食品。发展了十余年的绿色食品为什么难以获得市场认同呢? 近日,随同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专家在北京三家超市展开随机调查,调查中专家发现,一些企业违规使用了绿色食品标志。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温少辉:像这个产品它申报的是大亨果茶,它根据市场的需求新开发了一个无糖加钙的产品,它没有及时申报,用上面产品的编号,这个违反了绿色食品一品一号的原则。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人员指出这家企业生产的山楂果茶本来是一个正当的绿色食品,但是,现在在市场上销售的这种标注山楂果茶无糖加钙的新品,根本就没有报批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属擅自超范围违规使用绿色商标,将对消费者的购买选择产生误导。 调查中发现,还有一些厂家超期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绿色食品的使用权一般为三年时间,由国家农业部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按照生产、加工的条件以及执行标准的情况进行严格审批,在使用期限终止后,企业无权再使用原来的绿色标识。 有关专家指出,由于绿色食品市场具有发展潜力,一些企业不是严格按申报审批程序和规定报批绿色食品,而是偷机取巧,超范围、超期使用甚至假冒绿色食品标志,已属恶意的违法行为,市场监管部门应加大查处力度。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副主任韩沛新:(市场上)分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自己任意在产品的包装上打上绿色产品标志,甚至仿冒已经被认证过的产品编号,另一种是到期没有及时申报。 有关专家指出,企业违规使用甚至假冒最高价绿色食品标志造成了绿色食品的信誉危机,而真假难辨更使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消费热情大打折扣。据有关调查机构对北京、上海等四城市的1863人的消费调查显示,有七成的被调查者不了解绿色食品的辨别知识。为了避免买到假绿色食品,谨慎的消费者也就只能无所适从了。有关专家指出,加强市场监管力度、加大对违规企业的查处力度有利于绿色食品市场的健康发展,而普及绿色食品概念和相关知识应是使这个市场唤回更广泛的消费热情的当务之急。 绿色食品 科学消费 绿色食品是指经中国绿色食品中心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比一般性安全食品的标准更高,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观念改变的新兴产品。 按照现行的产品分类,绿色食品的产品分为7大类29个分类。主要产品大类有粮食、食用油、水果、蔬菜、畜禽蛋奶、水产品、饮料(含茶叶和酒类)。按照技术标准划分,绿色食品产品分为AA级和A级两个等级。两者的区别是:A级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AA级绿色食品则不使用任何有害的化学合成物质。 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是绿色食品的特征。无污染是指在绿色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通过严密监测、控制,防范农药残留、放射性物质、重金属、有害细菌等对食品生产各个环节的污染,以确保绿色食品产品的洁净。 据了解,开发绿色食品有一套较为完整的质量标准体系。绿色食品标准包括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技术标准、产品质量和卫生标准、包装标准、储藏和运输标准以及其它相关标准,他们构成了绿色食品完整的质量控制标准答:结合得挺顺体系。据了解,目前通过认证的绿色食品已有2400多种。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副主任韩沛新:在选择绿色食品时,第一要认准绿色标志,第二要认准标志下方的认证编号,要注意编号中显示的年限。 绿色消费已经成为消费人群的共识。有关专家指出,绿色食品发展潜力巨大,并将成为21世纪餐桌上的革命。然而面对绿色食品却无所适从的消费者应该已经提醒了我们的生产者、经销者和市场监管部门,绿色食品的消费热情和消费利益需要我们的务实和诚信来加以唤回和呵护。



朝阳白癜风专科医院是哪个
小孩健脾胃的药有哪些
双鸭山牛皮癣医院有哪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