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证券已是宏观政策底疑似经济增长底公开

更新时间:2020-05-01 15:03:37

平安证券:已是宏观政策底 疑似经济增长底 种别: 机构: 研究员:

[摘要]

2012年第一季度,三大因素可能推动了市场:一是海外市场温暖,2是政策放松预期,三是所谓估值修复。2季度,外围市场因素依然存在但持续弱化,政策预期逐渐落实甚至落空,估值修复本身不可靠。

2012年第2季度,总体上增长下行可能快于预期,二季度GDP增速预测为8.2%,,低于第一季度8.6%的增速,2季度增速似年内增长低点;通胀下行可能慢于预期,年内呈v型。二季度尚未到宏观面产生超预期变化的时间窗口,2、三季度交替之际可能存在年内宏观面上最大的变化。

缺乏新息刺激、增长和通胀双双下行GDP季度同比增长连续10个季度向下,2三季度之交可能是年内增长的拐点;通胀全年呈V字形,2季度继续下行,全年CPI可能达3.5%;投资下滑难以避免,但基建投资将好于11年;消费将安稳回落,第二季度实际增速略好于第一季度,高端和低端消费可能明显分化;外需转暖将导致外贸好于预期。

政策调控缺少新息刺激。第二季度,宏观政策放松预期可能逐步落实、甚至可能会部分落空。

就货币政策而言,降准可期、但降息无望;财政政策的积极程度在逐渐弱化,支出结构更偏向福利民生而非资本性支出;房地产政策难以大幅放松,局部微调即是乐观的局面。

估值或存谬误、价值和成长进退两难股市的整体估值,仿佛对市场走势的影响是不对称的,明显的高估值会导致市场向下的压力,但明显的低估值,并不一定带来市场向上。中国股市存在明显的中小市值和主板的估值差异,和不同行业之间的估值差异。行业内的比价大致是理性的,但中小市值和主板之间,高估值行业和低估值行业之的巨大差异,缺乏可靠基础。

增长转型期导致增长放缓、基础通胀上行。增长放缓致使上市公司成长性放缓,PEG上行;通胀致使无风险利率上升,DCF或DDM恶化。因此可以料想的结论是:第一,增长转型致使股市估值中枢下行,目前的市场状况可能成为常态,不存在明显的估值自我修复动力。第二,如果市场是中性的(marketneutral),那末股市对成长股的延续高估值的容忍度将下落,所谓成长股,必须在更短的时间表现出真实的成长性。股市对价值股的偏好将上升。

注重自下而上、宏观和行业略作统筹年内的分析方法,自下而上的重要性,逐步取代看宏观和行业的自上而下。如果行业之间的估值未得到纠偏,那么行业内的纠偏可能更明显一些,例如大消费下的子类行业,以及子类行业中的领先和落后企业。

沧州治疗白带异常费用
生物谷灯盏细辛胶囊
白带多应该吃什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