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日报微博力量

更新时间:2021-05-02 10:12:58

据人民微博,武汉大学文学院王兆鹏教授经常被学生问及的问题。近三年文学院平均就业率约80%,相比其他应用性学科,不仅就业率低一些,整体工资待遇也差许多。于是不少人急着转出去,有家长甚至强令子女转专业。2011级、2012级共 54人,却先后有80余人申请转专业。中文系就那么不受待见么?

在1993年国家颁布的《关于加强城市中小学生穿学生装(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中得到印证:“穿校服是为了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中文系学生不好就业,待遇也不如金融等专业学生,这是现实,但是,很多家长强制子女转专业。由此可见,如今很多人评价一个学科有无用,都以金钱为评价标准。

中国人一直是崇尚读书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揭示了古人对读书的重视。而又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说明中国人读书又是功利的,读书是为了做官发财,读书是为了娶得美人归。现在商业社会,很多家长把供子女上大学当做一门生意,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家长一定要子女找个好就业的专业了。

但是,我觉得读中文专业,本身意义是修身,也许读中文所获得的,并不是立竿见影的,但如果学好中文,这是可以受益一辈子的。因此,我认为每个人都应通过读书提高素质修养。正如人民微评所言,无用乃大用,读中文充盈我们的灵魂,塑造我们的精神气质,使我们的生命丰富而有质量。最关键的是,中国人不学中文、不学好汉语,注定将失去文化的根!

如何解释无用乃大用呢?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不能只读“有用”之书,更要读“无用”之书。“有用”之书指实用性的书籍,“有用”之书指哲学、文学等非实用性书籍。而真正能提高修养,改变人生的是“有用”之书,如一部文学作品让你产生共鸣,其情节深深感染了你,让你对生活充满向往,并使你拥有追求美好未来的愿望。从短期看,这种读书不会像读计算机运用的书那样立竿见影,但从长期看,其对你的影响也许是一辈子的。如只功利地读 有用 之书,就容易导致拜金主义。而非功利性地读一些“有用”之书,可提高个人修养,可丰富个人内涵,让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因此,无用乃大用也。

然而,时代变迁,人们生活节奏变快,真正能静下来读书的人并不多。据有关媒体报道,现在的大学生中文素养不高,就与读书习惯有关。自从有了互联,现在的大学生变得懒了,不愿意自己思考,要什么资料都到络搜索,然后便是“复制”与“粘贴”。据说,现在的研究生也不怎么读书,毕业论文大部分是“复制”、“粘贴”而成。大学生曾谓之“天之骄子”,是民族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却不知如何读好书,着实让人担忧。当然,这不能完全怪学生,这关涉到我国教育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拜金主义也蔓延到了教育领域!现在的大学不再是以前所说的象牙塔,教授成了生意人,各自搞着自己的副业。学校成了官场,教授为了名利放弃学术。

教改也提了很多年,但教改之路仍然阻力很大!比如,朱清时的教改之路就走得非常艰难,因要触碰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因此,中国已失去承办上等大学的土壤,蔡元培在世也难成就当年北大!大学培养不出社会需要的人才,需要大学干嘛?

当我们做学术的地方,都以金钱来衡量的时候,证明了整个社会的堕落!如果说 拜金主义 导致了道德体系缺失,那么,其也导致了价值评价体系混乱。比如,文学是非功利性的,但当下的 媚俗文学 却在叫嚣着,大部分写手打着文学的旗号做着生意。对一个诗人、作家的评价,不是基于作品,衡量一个作家是否成功,要看作家富豪榜。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多数作家为了追求名利,自然会放弃精神追求,如此势必失去自我,也失去了作家的独立人格。可见,一个社会失去了核心价值观的引导的时候,就容易导致评价体系混乱。

现在的社会现状,也让我联想起魏晋时代,那时候的文人地位极高,大多数人口头上说自己多么清高,其实大多数人仍然在追求官位与财富。当一个社会,大家都只追求权与钱时,这样的人生追求本身不产生任何道德价值与人生意义,这是不利于社会发展进步的。因为在追求权与钱过程中,人们为了达成目标一定不择手段,尔虞我诈,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一定会引起整个社会的堕落。因此,如果你不想随波逐流,不愿同流合污,就只能选择做陶渊明了!

(:李万欣)

成都哪看白癜风好
石家庄白癜风重点医院
石家庄白癜风专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