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金融危机成改变我国增长方式加速器

更新时间:2020-08-27 06:27:39

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着实超出了大多数人的想像,包括专家、学者、政府首脑们。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将集中体现在2009年,但有多数专家、学者对此持较为乐观的态度。 首先,中国依靠出口和投资拉动经济的方式遇到挑战。改革开放 0年以来,内需相对不振一直是经济学家和中国政府关注的重点,而这一次的金融危机,则成了中国启动内需、改变增长方式的加速器。 其次,中国面临海外投资损失和外汇储备贬值的风险。由于中国对外投资一向持谨慎态度,特别是重点放在收益低而风险也低的美国国债,而不是华尔街包装出来的金融衍生品,也就是今天所称的毒债券,因此相对于其他国家,中国所受影响最小,损失也最小。 此外,中国的改革步伐在短时间内将会放慢。面对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给全球带来的混乱,稳定是中国目前最大的目标,因此相应的一些改革措施将被推迟出台,而这又将对中国整体的改革进程产生不利的影响。 曾被世界喻为“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双引擎”的美国与中国,却意外地在2008年因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而显得命运各异。眼下,国民储蓄平均为-9840美元的美国与国民储蓄平均为+1900美元的中国,在抵御金融危机蔓延到实体经济的能力对比结果不言而喻。尽管这种对比也许并不能证明中国的经济实力可以叫板美国,但却不能忽视这种对比的背后所显现的中国发展契机。 第一,中国面对的国际压力大大减轻,并为今后改革的方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特别是西方为解决危机,不得不打破自己的理论教条,放弃自己长期以来的理论坚持,不得不使用其一直批评中国所使用的行政干预和国有化政策。这为中国今后的金融体系改有中方球员告诉孔卡和达维革提供了较好的外部环境,有利于中国捍卫自己的金融主权和选择一种有别于西方的金融发展方式。 第二,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幅提高。这是由于中国为世界的稳定做出了贡献。 第三,全球能源和原材料价格大幅下降,特别是石油价格下降了50%,这对正处于经济起飞阶段的中国是相当难得的有利条件。 历史的经验表明52度的五粮液回收价450元,每一次重大事件的发生,虽然总有一些国家会衰败,但另一方面又总会有一些国家能抓住历史机遇而走向崛起。 在美国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之际,参与应对危机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挖掘机会的过程。在经济增长将放缓的背景下,关键是要推动投资、贸易和消费“三驾马车”的继续高增长,尤其是推动国内消费增长,采取提高个人所得税征税门槛、降低公司税收等措施来扩大内需。 受政府投资拉动,业内预计建筑建材、工程机械、电设备制造等行业有望率先复苏,医药、电信设备制造等行业将获得快速增长。下一步如果全面启动医疗改革、住房市场改革、教育收费改革和新农村建设,具备持续性的行业复苏就可能真正开始。 (来源:丁海霞)

五个月宝宝肚子胀气
肝纤维化全疗程用药
资阳治疗白癜风好的医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