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中心城区打造余条特色风计划
更新时间:2021-12-31 19:09:15
四川成都“11+2”中心城区打造80余条特色风貌街道
原文链接: 沿街建筑宜不设围墙 自行车道鼓励采用独立设置 新增临街建筑高度不宜超过24米 昨日,成都晚报从市建委与市规划局联合编制的《成都市中心城区特色风貌街道规划建设技术导则》(2017版)中了解到,为提升成都城市形象,建设特色鲜明的国家中心城市,新版《技术导则》对我市 11+2 个中心城区包含的80多条特色风貌街道提出了规划建设导则。
新增临街建筑高度不超24米
相较于2015年市规划局编制的《成都市中心城区特色风貌街道专项规划》确定的62条特色风貌街道,由于中心城区扩大,2017年出炉的《成都市 中优 规划优化方案》把特色风貌街道增加至80余条。此次公布的《技术导则》核心内容包括:延续空间尺度、丰富业态活力、强化风貌特征、提升步行环境、优化景观品质、美化配套设施6个方面。
新版《技术导则》要求,特色风貌街道街廓格局原则上应维持现状,不应对街道走向等进行较大调整。新增建筑严格控制高度,不宜超过24米。街道业态应突出不同的天府文化内涵,植入相应的传统文化类、艺术设计类、时尚创意类等业态,如特色主题餐厅、书店、画廊、设计展厅、私人博物馆等,形成差异化发展。鼓励在特色风貌街区、街坊、建筑进行功能业态复合利用,集文化、艺术、休闲、商业于一体,形成功能业态混合布局。
对具备条件人行道进行分区
新版 《技术导则》还对建筑外貌风格、建筑屋顶、色彩与材质、围墙、附属设施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意见。建议沿街建筑宜不设围墙,形成开放式街区。若因安全等需要确需设置围墙的,则围墙造型设计应与传统风貌建筑相协调,形式以通透式为主。
值得关注的是,新版《技术导则》特别对提升步行环境、自行车通行等慢行交通系统作了要求。特色风貌街道应结合周边轨道交通站点、公交车站,形成连续、便捷的换乘路径。应对具备条件的人行道进行分区,形成步行通行区、设施带与建筑前区,分别满足步行通行、设施设置及与建筑紧密联系的活动空间需求。
此外,鼓励具备空间条件的特色街道,设置独立或划线的自行车道。其中,独立设置时与机动车道采用分车带硬质隔离,宽度宜大于3米及以上,最窄不低于2米;划线非机动车道路宽度宜大于2米及以上,最窄不宜低于1.5米。
还有,对于共享单车停放点,新版《技术导则》建议布局于街口位置,不宜在历史建筑门口设置共享单车停放点。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调理肠道菌群调理肠道菌群
肚子总是咕噜咕噜叫怎么办
上一篇:四川成都了
下一篇:四川成都中心城区打造余条特色风吗
- 作为书法家,这148句诗词都无论如何会背!
- 唐卡画师夺吉被曝生活混乱?哄骗14岁陌生人恋爱,至少脚踏5条船
- 川博携手济源研究院举办“张大千临摹济源壁画研究”学术交流会
- 你就不要这样一来言爱,不要随意让爱潮泛滥
- 小天给您拜年啦!祝大家在属于自己一年红红火火!开开心心!健健康康!心想事成!春联新年祝福 红色喜庆
- 为什么你那么努力,但是仍然生活在社会底层?背后状况太扎心!
- 能放到包里的非同焦投影仪!慧示M1评测:离墙45厘米可投百吋画面
- 为吃榨菜也是拼了?吉利&孚能科技12GWh电池项目动工
- 在元银河系中传递“向海图强”!《蓝色国土——李海涛大师经典画作数字藏品系列》上线“豹豹青春银河系”数
- 谢娜终于翻车!闷声干大事却被吐槽,新书封面照身着白裙变得好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