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月5日热线消息河堰上情况

更新时间:2020-03-07 10:46:44

本报北京12月19日电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英国《自然》杂志今天发表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朱敏博士、赵文金博士与英国自然博物馆阿尔伯格博士等人的一篇论文,报道了他们在宁夏发现的距今大约 .55亿年的中国螈。中国螈是全球发现的第十种泥盆纪四足动物,是鱼石螈类化石在亚洲的首次发现。这一重要发现代表了四足动物起源研究的最新进展。

据古脊椎所专家介绍,这一发现扩大了泥盆纪四足动物的古地理分布区域,将促使研究者重新审视四足动物起源、早期演化与扩散的已有假说,而且将亚洲地区四足动物的化石记录提前了近1亿年。

专家说,最早的四足动物出现在大约 .7- .5亿年前的晚泥盆纪,这些仍然保留某些鱼类特征的水陆两栖动物对于探索四足动物的起源具有重要价值,为人类了解我们的祖先是怎样从原始沼泽中爬出并来到陆地上生活的过程提供了最丰富、最直接的信息。经过古生物学家70多年的寻找,全球已发现了9种泥盆纪四足动物,分布在北美洲、欧洲和澳大利亚的6个地区。从1929年瑞典和丹麦地质学家在冰天雪地的格陵兰岛东海岸发现第一件鱼石螈化石,到2000年美国古生物学家在宾夕法尼亚州旅游胜地克林顿县发现厚颌螈,每一次发现都引起国际学术界和公众的广泛兴趣。

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早期脊椎动物化石最重要的产地之一。最早的四足形动物也是发现在中国的云南。然而,与四足动物起源问题关系最直接的泥盆纪四足动物化石在中国、在亚洲一直是个空白。寻找到中国的“鱼石螈”成了中国古生物学家的一个心愿。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中国古生物学家就开始锲而不舍地在上泥盆纪陆相地层中寻找中国的“鱼石螈”化石。遗憾的是,除了找到一些肉鳍鱼类的鳞片外,一直没有取得突破。2001年以后,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及中国科学院与英国皇家学会国际合作交流项目的支持下,朱敏研究员领导的创新研究小组针对泥盆纪四足动物化石开展了新一轮的野外调查与发掘,经过科学家顽强拼搏终于有了收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010-6794 2 7删除

安庆男科医院咋样

血管里有斑块怎么办

镇江癫痫病医院哪家好

希爱力他达拉非
颈动脉斑块吃通心络好用吗
怎样祛风通络有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