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榆中农技人员一线抗旱保春耕
更新时间:2020-08-09 07:58:28
兰州:榆中农技人员一线抗旱保春耕
4月6日,榆中县上花岔村村民杨贵福一家铺地膜。
榆中据兰州讯(首席 杨贵智 特约 季桂珍 郭云莲 文/图)4月6日,在榆中县上花岔村村民杨贵福家的地里,老杨拉着地膜慢慢的向前铺开,一家人跟在后面给地膜压土。春耕已经开始很久了,但干旱的天气让老杨一家人很无奈。老杨告诉,往常这个时候大部分都已种上了,但今年干旱的天气让下种的日子一推再推,再不能推了,再推今年什么都没了。
据了解,北山这个地方靠天吃饭,但是自2月份下了一场雪后,快两个月都没再出现过降雨。地干得都裂开口子了。据了解,去年入冬以来,榆中县境内降水持续偏少,耕地底墒不足,加之入春以来气温偏高,大风沙尘天气频繁,土壤失墒严重,旱情发展迅速。全县受旱面积54.97万亩以上,勉强下种26.38万亩,不能下种7.81万亩,给群众生活和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4月7日上午,从榆中县农业局获悉,到目前为至持续干旱使榆中县北山6乡及金崖、夏官营、甘草、清水、高崖、龙泉等宛川河以北山区村共有91个村4435户近2万人,4940头大牲畜饮水发生困难。
其实,像老杨这样等着春雨下种等着春雨缓解旱情的人很多,但等待并不能解决现实的困难。老杨告诉,最近县、乡两级干部一直在田间地头,指导大家利用顶凌覆膜的方法来保持土壤墒情,缓解旱情。当地农业部门有关人士表示,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是榆中县抗旱保粮的重要措施之一,今年,榆中县农作物播种计划面积130万亩,目前已播农作物27.1万亩。面对持续干旱,由榆中县农业系统技术人员组成的14个抗旱春耕生产服务组,深入春耕生产第一线指导农民加快顶凌覆膜进度,并积极动员农户更换破损地膜,及时覆新膜,从而扩大双垄沟面积,提高抗旱效果。
顶凌覆膜能够保持土壤墒情,健全的水利设施更是缓解农田饥渴的大动脉。面对旱情,榆中县三电水管处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对影响灌溉上水的13条干渠、11条支渠及部分管理设施进行了维修加固;投资50万元,对190台套机组,123台闸阀,172面高低压开关柜,78千米输电线路进行了维修养护。组织干部职工全力以赴开展春检春修和大型泵站更新改造项目建设工作,保证灌区内春灌如期开灌。
此次旱情对部分群众和牲畜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饮水困难。尤其在北山地区,许多农民都依靠养羊、养猪来增加收入,老杨说每只羊每天要饮1.5公斤水,用水量比较大,天再不下雨水窖存的水都要用完了。面对这些困难,榆中县各乡镇采取广泛宣传,发动自救,广泛组织人员为旱情严重地区义务送水,及时帮助五保户等困难群众拉运储存生活用水,有效缓解集中人群饮水问题,确保群众生活不受影响。
:季桂珍
丽江市治疗白癜风两个多月的宝宝鼻塞如何判断宝宝积食上一篇:狗狗吃骨头的好处与坏处
下一篇:11月南海陶瓷出口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