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文艺界召开周年纪念座谈会吧
更新时间:2021-12-16 04:55:25
也正式启动了北京市“志愿家庭”服务计划。“志愿北京”络平台在当日开通“志愿家庭”注册系统 5月11日上午,绵阳市文联举行“绵阳文艺界5·12周年纪念座谈会”,来自绵阳市各文艺家协会的代表、县市区文艺工作者、文联机关、直属单位负责人共计40余人参加了会议。此次座谈会回顾了在伟大的抗震救灾斗争中我市文艺界的种种优异表现,认真研讨了5·12大地震题材的文艺创作以及灾后文化重建工作。
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陈竖琴在会上对5·12大地震一年来,绵阳文艺界积极投身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所做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回顾。她说,5·12大地震后,绵阳市文联迅速反应,组织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迅速投入到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中去,我市各文艺家协会也在最短的时间里紧急动员会员,为抗震救灾出力、出智、出资,先后有千余名会员加入志愿者行列,数百名文艺工作者或走进安置点,或慰问部队官兵,或参与义演、慰问活动。一年来,我会组织重灾区艺术家作品跨省义卖三次募集善款50余万元;联系首都师大捐赠北川中学两百万元并在北川中学开展心理音乐治疗;联系筹集资金、物资500多万元帮助灾民过冬;在人手紧张的情况下仍派三位同志帮助灾区的农房重建。
一年来,全国各大出版社出版的来自我市文艺界作者的文学作品上百本,其中,多部作品获得国内大奖;创作摄影作品上万件,获省级以上表彰的有百余件;创作的美术、书法作品进行省级以上展览 0余次,跨省展览10次以上;反映原生态羌族表演形式的音乐、舞蹈作品60余个。在5·12大地震周年到来之际,《绵阳文艺界》、《剑南文学》又推出“5·12”地震纪念专号,并与《星星》诗刊、《山东文学》等联合推出绵阳纪念“5·12”专辑等。每一位文化人都在用心为灾后重建出力。
会上,获得世界摄影最高奖——“荷赛”和“华赛”奖的我市摄影家景长观和李贫,分别在会上发言,讲述了他们第一时间深入灾区,在拍摄照片的同时,帮助抢救被困群众时的所见所闻与所作所为。绵阳市作协主席刘大军、电视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秦晖、市书协主席杨光文、市音协主席张黎、市美协主席吴映强、市根石协主席申泰明等分别讲述了协会在5·12大地震一年以来,在抗震救灾、灾后重建所做的具体工作和今后打算,他们说,精神文化重建是灾后重建的重要内容,希望各级党委、政府能给予精神文化重建更多的重视和关注。
党组书记陈竖琴书记特别寄语我市文艺界,提出地震文学艺术创作应当遵循的十六字箴言:“咀嚼灾难、直面现实、静水深流、大吕黄钟”。
市文联副主席 主持了座谈会。(绵阳市文联 胥佳琴)
绵阳文学界诗祭5·12特大地震一周年
5月8日上午,阴雨绵绵,冷风吹拂,北川中学地震遗址上空愁云低垂。绵阳文学数十名作家、诗人和来自北京、山东、陕西、甘肃、贵州、成都等地的诗人,怀揣诗稿,手捧菊花,在这里举行诗祭5·12特大地震一周年纪念活动,缅怀遇难同胞,追思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斗争,表达重建美好新家园的决心。
纪念活动现场朴实肃穆,没有装饰,没有音响,雨水和着泪水,生者与死者进行着诗意的心灵交流。作家、诗人们向5·12大地震遇难同胞致哀后,地震当天下午赶赴北川抢救生命的第一支医疗队——绵阳市三医院无花果文学社医护人员集体朗诵了《敬礼,北川》;北川曲山小学五年级学生、全国抗震救灾英雄少年何亚军朗诵了思念远去的老师同学、立志坚强奋进的《远念》;北川中学高三学生傅丽颖的《隐形翅膀》代表所有幸存的师生,将真情献给了保护和抢救了几十名学生,献出自己生命的张家春老师;北川县禹风诗社社员 秀的《哀思》表达了对丈夫、禹风诗社副社长危采纯和55位遇难诗友的深切思念;平武县羌族少年季沈锐悦、顾欣然朗诵的《天堂里的羊角花开了吗》在寄托哀思的同时,对灾后新生活充满了希望;邹鹏的《大禹的眼泪》状写了灾区人民的坚强;杨晓芸、黄富敏、胡应鹏、傅秀银、郭诗莉、李资富、毛晓红、陈文进等本地诗人含泪吟诵了自己的诗作;南地、仲夏、百灵、帅士象分别朗诵了绵阳诗人蒋雪峰、冯翔、黎健的作品;张兴材等外地诗人献上了心灵之歌。绵阳市作协主席刘大军的《北川大地震周年祭》唱响了缅怀与希望的主题。一些到场的诗人难抑伤痛的情绪,不忍吟咏,噙着泪珠默默地将诗稿焚化……
“诗祭5·12——北川”纪念活动由绵阳市作协副主席、诗人雨田主持。
杭州治疗白斑的医院松原白癜风医院哪家医院好
西宁妇科哪好
上一篇:绵阳文艺界召开周年纪念座谈会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