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可以送给他们的还有精神礼物源泉

更新时间:2021-03-05 09:54:53

在孩子成年前的那个年龄段里,父母可以送给他们的还有“精神礼物”。它远比物质上的给予更有意思,更能带来持续的快乐。

儿子有一个“百宝箱”,里面放着他去参加各种活动后留下的纪念物品。比如,有一个戴维斯夏令营入营时发的 T 恤,因为他是营里年龄最小的,比他大的孩子们就在这件 T 恤上留下了许多类似“金程杰,你真是我见过的一个最帅的天才”这样的话;有一个同样写满字的背心,是瑞思学科英语的“外教”在上面写的一些祝福语,他也很珍惜;还有一顶帽子,上面有中国最有名的高尔夫冠军给他签的名……这些物品他挨个儿地放在“百宝箱”里面。

搬家时,程杰都第一个先抱起它,可认真了!有时,我就故意问他:“你的这些‘宝贝’打算保存到什么时候啊?”他回答说等到自己有了儿子为止。

大家一听,都觉得挺好玩儿,他自己还是个孩子呢,接着就会问:“为什么呀?”这次,程杰的回答更绝,他说那时可以告诉自己的儿子,“有喜欢的东西的话一定要有一个这样的箱子,将童年最快乐的记忆都藏到里面”,然后就可以拿出自己的“百宝箱”说“我小时候就是这么做的”。

把有意义、有意思的事儿和家人分享。这样的习惯和思维,显然带有我们家的特点。在孩子成年前的年龄段里,我们更希望做孩子的朋友,也用一些身体力行的做法为他树立一种观念:

可以与家人分享的其实还有许多“精神礼物”,它远比物质上的给予更有意义,能带来持续的快乐。

比如,在孩子没出生的时候,我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都记下来,写了一系列《胎教日记》--我希望未来儿子长大了看到这个日记,就能分享那段时间妈妈的心情。

程杰出生后,我开始为儿子做《成长记录》--如果哪一年或哪一天儿子在某方面有进步了,我们就帮他添加到记录本上:5 岁学会下象棋,7岁学打高尔夫,9 岁学会骑自行车,10 岁能用煤气灶烧饭了……这相当于一个不停更新的“人生简历”,是孩子成长的见证。

程杰长大一点的时候,我们让他自己也参与做这件事。当时他年龄小,还没上小学,不太明白大人的用心,所以他问我:“妈妈,为什么要这样做?”

我没有直接回答儿子,而是换了一种方式来解释。我告诉他:

“我相信这个世界上一定有个女孩,她妈妈也在做同样的事。

“等未来你们相遇了,你们不用说很多话,只要互相交换一下各自的成长记录,就可以了解对方了。

“很可能你们还会说,‘哇,原来咱们在同一个时间段里做的是一样的事情!”

听我这么一说,程杰觉得做这件事很有道理。那以后,每年做这个成长记录时他都很上心。

个人京牌小客车被盗抢状态变更和摇号申请开始受理做这件事的好处在于,它对孩子的成长具有一种激励效应。因为慢慢地,当孩子发现自己的“个人简历”又多了一项新东西,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时候,他会很有成就感,开始懂得为自己人生负责的道理,通常还很愿意去尝试和挑战更多的事情。

依据这些年的成长记录,程杰亲自动手整理了一份“人生简历”。

2000 年 2 月 9 日,我出生在中日友好医院。体重 4.4 公斤,身长 51 厘米。

……

2005 年,我 5 岁了,上小学一年级。体重 25 公斤,身高123 厘米。这一年去安徽省旅游,我登上了黄山。我还开始学习象棋,获“校级”三好学生称号和“春蕾杯”作文大赛二等奖。

2006 年,我 6 岁,第一次跳级,上小学三年级。体重 28 公斤,身高 128 厘米,到东北三省旅游。我开始学习围棋,加入了展恒金融理财 VIP 俱乐部。获“校级三好学生”称号,在学校象棋大赛中获得第一名,在援助朝鲜失学儿童的慈善活动中捐款 90 元。

……

2008 年,我 8 岁,上北外附校。体重 31 公斤,身高 138 厘米,我加入学校围棋队--风云棋社,开始学习西班牙语,课外去美国瑞思学科英语练习英语演讲和领导力。获得北京西城区三好学生,中国速读速记协会优秀学生,中关村街道“奥运志愿之星”优秀志愿者等称号。这一年我的围棋达到二段水平,还学会了自己缝衣服。

……

2010 年,我 10 岁,考上王府学校,上高一。体重 40 公斤,身高 155 厘米。这一年生活很精彩,我去日本、韩国游学,跆拳道升到蓝段,学会了骑自行车。

2011 年,我 11 岁,上高二,体重 45 公斤,身高 161 厘米,去美国、韩国各游学两周。这一年用炒股赚的钱给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基金会捐赠了 5000 元,因此获得了“微笑天使”称号。我还会用燃气做菜了……

伴随儿子的成长,我们可以为他准备的这类“精神礼物”逐渐增多--收集整理程杰的照片,每年做一本《× 岁年鉴》;参观博物馆或者旅游了,有纪念意义的物品都用“百宝箱”给收藏起来;重要的日子,比如生日、升学的日子、从夏令营毕业的日子,我都很慎重地给他写信--“给 8 岁的程杰”“给 9 岁的程杰”等等,告诉他家人对他的期望……

就我的理解,这可以看作“家庭教育”“家文化”的基础部分。做这些事不是心血来潮、一时兴起的举动,而是自然而然多年如一日地去做,最终就变成了家里的“小传统”。

家里的这些“小传统”慢慢会变为孩子最美好的记忆,

哈尔滨哪家医院牛皮癣好
运城白癜风治疗较好的医院
南宁治疗早泄费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