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采访团印尼垄川寻海丝印记转山转水爲郑维权
更新时间:2020-10-30 19:49:58
闽南1月21日讯 离开雅加达,1月4日,海都采访团来到了印度尼西亚中爪哇省的省会城市三宝垄。
采访团
三宝垄被华侨称为垄川,是印尼仅次于泗水、雅加达的第三大港,相传是郑和首次登陆爪哇的地方,这座城市也得名于郑和。
没到这里前,许多问题纠缠在脑袋里:究竟是怎样的魅力,要以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质量好(46.8%)、有档次(42.8%)、奢侈(33.2%)。接下来依次是:时尚(33.0%)、技术含量高(31.2%)、身份地位的象征(27.4%)、安全放心(27.0%)、规范(24.9%)。 孙凤认为国人郑和的名字命名这座港口城市?它长什么样?多少人到过这里两天多的走访中,海丝采访团逐渐找到了答案。
印尼中爪哇省政府文化与旅游局局长普拉斯蒂约阿里波沃接受了海都专访。他介绍,2003年11月,福建省和中爪哇省建立起友好省关系,去年还有福建艺术团和画家到这里交流。他提笔写下:欢迎来自中国的亲人!
海都采访团,下一站将带来新加坡的海丝情缘。小伙伴们,快拨海都通95060,或关注海峡都市报大泉州,一起聊聊海丝路上的新加坡。
专访地方政要
欢迎来自中国的亲亾
普拉斯蒂约阿里波沃,印尼中爪哇省政府文化与旅游局局长
印尼中爪哇省政府文化与旅游局局长普拉斯蒂约阿里波沃(左一)接受海都专访
海都:来中爪哇省旅游的外国客人多吗?
局长:据2014年统计,来中爪哇省旅游的外国人有40.8万人次,其中75%的游客都是冲着我们省的世界奇迹婆罗浮屠来的,来三宝垄旅游的大概只占10%。
海都:中爪哇省如何定位旅游业?
局长:我们重视旅游业发展,设有鸟的卡通造型作为形象替顾客刷卡大使,名字叫格伯棠。对印尼国内游客而言,这里的游客吸引力排第三,在巴厘岛和雅加达之后;对国外游客来说,则排名第六。海上丝绸之路这个新角度,或许能带动更多的外国游客。
不久前,我们还邀请了这里的华人座谈,讨论如何吸引大陆游客,可以来这里欣赏关于郑和的遗迹,品尝润饼等中国美食。还有中爪哇各个县的舞蹈也都是非常棒的,各具特色。
海都:中爪哇省和福建省的文化旅游方面,今后能否建立更深的联系?
局长:据我所知,中爪哇省和福建省结为姐妹省有10年了。去年8月,福建省组织了20人的文艺表演团队到中爪哇表演,还有一些画家同行。现在这些照片还放在中爪哇省政府入口处的海报墙上。我们中爪哇的省长和副省长都拜访过福建,明年计划也派出表演者到福建展示。
供奉异乡的三保大亾
三保宫有十余米高的郑和雕塑,纪念这位他们心中伟大的中国人物
三宝庙也叫三宝洞、郑和纪念馆,初建于1434年,几经焚毁,又几度修葺扩建。
走进大门,远远就可以看到大院里高十余米的郑和铜像:头戴幞头,肩披斗篷,身穿蟒袍,左手扶剑,雄姿勃勃。
庙里的几座大殿,火红的廊柱、火红的殿栏,建筑造型古朴典雅、雄浑大气、彰显中国明朝的宫廷建筑风格。
郑和雕像身后是三宝庙的正门,高悬金字牌匾三保大人。三宝庙大殿后面,有一整排描述当年郑和下西洋故事的壁画。庙里的人说,这些壁画是请巴厘岛的艺术家来做的。壁画中间是三宝洞的入口,两边对联上写着:受命皇朝临海国,留踪石洞庇人家。
在庙里,遇见两位华人女士,她们祖籍泉州惠安,现在住在巴厘岛,这次是专门来这里拜三保大人的。
庙里还专设船锚殿,殿内一根大船锚,据说是郑和船队使用过的船锚。殿外的一棵苏门答腊原始森林藤,藤条长成了船链型,据说在郑和死后,这棵藤的藤条就长成了这个样子。
上一页12下一页显示全文 点击进入闽南论坛>>:
武威去哪里看白癜风
银屑病具有哪些病理特征
河南呼吸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