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好怎样让更多的海外文物回家

更新时间:2020-09-18 06:04:59

怎样让更多的海外文物“回家”

咸阳宫 战国青铜鼎。 4月10日,流失海外逾百年的 咸阳宫 战国青铜鼎回到了祖国(见4月11日《光明》)。它是由法国人高美斯先生发起创建的欧洲保护中华艺术协会无偿捐赠的。专家从青铜鼎上的铭文推断,该鼎为战国时期韩国所铸,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收入咸阳宫,汉灭秦后又收藏于汉宫。清末出土后,便辗转流失到海外。几十天前,对中国文物有很深造诣的高美斯发现了它,便以协会的名义买下来,并毫不犹豫地送回中国,捐赠给陕西省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4月3日,在北京采访了高美斯。他特别强调,此次捐赠,除了物归原主的意图外,还希望能在中国树立起一个文物回流的典范,促进文物回流机制的完善。 昨日无奈感叹 今天回归暖流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有丰富的文化遗产。然而,中国也是世界上文物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流落海外的文物至少明星利用其社会影响力盲目追求经济效益有数百万件,散布在全球47个国家200多座博物馆以及私人收藏中。这其中有一部分是通过正常渠道传播到海外的,但大部分是通过战争劫掠、盗窃走私或其他非法途径流失的。 现阶段,我国的文物回流形式大致可分为:依法索回、国家购买、民间购买和捐赠,尤以后三种的社会关注程度更高。 自2002年, 国家重点珍贵文物征集专项经费 启动4年来,已成功购回文物图书(善)本、瓷器、青铜器、家具、玉器等各类珍贵文物203件(套),珍贵皮影文物6万件。然而,每年5000万元的财政划拨,面对动辄天价的文物市场,无异于杯水车YoY增长12%、增长37%薪。鉴于有限的资金,现阶段国家只能重点收购少量有代表性的、文物艺术价值极高的珍品。而民间公益组织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家资金不足造成的遗憾。比如 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 2003年7月启动 国宝工程 ,并经过多方努力由着名企业家何鸿燊博士捐资购回了流失海外140余年之久的圆明园猪首铜像。 除了在国际市场上回购国宝外,2002年10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允许民间通过购买、拍卖等多种方式取得文物并可以依法流通,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宝回归的进程。截至2005年4月,国内十余家着名文物拍卖企业中,海归文物已占全部拍品的50%以上,海归文物成交额超过全部拍品成交额的60%。 海内外有识之士的捐赠,也是文物回流的重要途径。2002年6月,旅英华人陈俊先生将一件明代琉璃制品捐赠给中国政府。他说: 这只是一个海外华人的心意,送给我们的祖国,我感到非常欣慰。 他道出了所有文物捐赠者的心声。2005年10月,旅美华人陈哲敬先生携龙门石窟北魏时期雕琢的古阳洞高树龛主佛的佛首,和唐代火顶洞左肋侍菩萨的头像等文物回到了龙门,让阔别已久的佛雕得以身首重聚。2006年3月17日,台湾着名学者李敖也将一本珍贵的《乾隆题〈王着书千字文〉》捐赠北京故宫博物院。 国家的表率、民间的参与、个人的义举,中国文物界昨日无奈的唏嘘慨叹变成了今日涌动的回归暖流。


安阳哪家专业治白癜风
宫颈糜烂影响受孕么
儿童健脾胃的常用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