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公益慈善之花竞相绽放
更新时间:2020-06-19 04:53:31
让公益慈善之花竞相绽放
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文明县城……,一项项殊荣,反映了建湖人不竭的精神动力;厚德包容、乐善好施、践行公益………,彰显了建湖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全面小康的现代文明风尚!
发展公益慈善事业,县委高度重视,政府强势推动,社会全员参与。组织保障、机制保障、环境保障……建湖,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绘就了公益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一幅幅精彩画卷──
一支力量 释放公益慈善优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建湖县的社会保障体系日臻完善,大部分城乡困难群众通过政府托底救助,逐步走出了生活困境。但随着扶贫攻坚进入关键期,部分困难群众因病、因残、因灾致贫、返贫问题仍需要加大帮扶力度予以解决。慈善救助作为社会救助的补充,必须唤起全社会力量,给仍处在贫困线以下的群众进行帮扶。为此,县委县政府把发展公益慈善事业作为民生发展的重要抓手,要求机关各部门、各群团组织、各社会组织积极投身公益慈善事业。同时,出台一系列举措,鼓励和扶持公益慈善事业发展
,较好地聚合了全县公益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新优势。
今年7月初,该县建阳镇党委政府专门召开基层慈善组织建设办公会,党委书记、政府镇长亲自部署,提出要求。为推动慈善捐赠,主要领导两次召开企业负责人会议,动员企业家奉献爱心,为全县公益慈善捐赠起了良好开端,带了好头。上冈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深入全镇各村宣传本镇公益慈善典型、动员社会成功人士尽社会,参与慈善捐赠,经过广泛深入细致的工作,一次性募集慈善资金100多万元。恒济、庆丰、颜单等镇主要领导精心谋划慈善工作,重视加强镇村两级慈善组织建设,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慈善捐赠,为精准扶贫同向发力,提升了干部群众公益慈善意识,推进了乡风文明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
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充分发挥宣传职能作用,积极培塑公益慈善典型,组织建湖好人评选,指导各镇区、各县级机关单位开办道德讲堂、推选每月一星,利用建湖发布,传递崇德向善的正能量。县公安局专门成立见义勇为基金会,褒扬为守护建湖一方平安而不畏强暴、勇于牺牲的各类典型人物,弘扬了正气,鼓舞了士气。县总工会通过创办安康驿站、爱心母婴室和开展夏日“三送”、“七夕相亲”等公益活动,为一线职工送上“娘家人”关爱。团县委精心组织600多名青年“助力公益·为爱健走”、“希望有约·快乐成长”、“留守不孤单·欢乐周末行”等公益活动,为困境青少年成长进步燃起了希望。县妇联专门成立春蕾助学基金,十年来为342名孤贫儿童募集助学资金292而市场走向牵动着每个人的神经末梢。 久雨初晴.8万元,同时积极实施“爱心储蓄罐·传承好家风”公益项目,为百名留守儿童募集安康关爱资金36000余元。县红十字会致力于打造“博爱助困”、“博爱助医”、“博爱助学”等博爱救助品牌,积极开展敬老爱老、关爱失独家庭活动,每年使千余身陷困境的人们得到了博爱资助。县人武部、县消防大队、县武警部队官兵,情系第二故乡,积极开展助学、助老、助困活动,与百姓建立了鱼水情谊,受到了地方群众的好评。县爱心儿童公益之家、县爱建湖公益联合会、县同城爱心接力站、县荧火虫文化公益协会等社会组织,广泛招募志愿者,常年为敬老院老人、留守儿童、社会弱势群体开展安康关爱,通过开展多种活动,让生活困境群众感受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县铭星助老志愿服务中心,实施以老助老项目,为社区800多失独、失能及生活困难的老人开展“十助”志愿服务,该项目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委表彰为全国100佳志愿服务项目。
一批典型 竖起公益慈善标杆
建湖,自古有积德扬善涉嫌挪用公款罪。同时,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以建设“四个文明”为抓手,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注意培植和挖掘公益慈善典型,不断厚植崇善向善的土壤,使一大批爱心企业、爱心人士脱颖而出,他们成为公益慈善的标杆,引领着建湖公益慈善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朱相桂,一个水乡80万人引以为傲的名字。40年前,他带领一帮兄弟,从半棚起家,创办建湖县皮鞋二厂,如今已成为拥有30亿资产规模的集团企业。
“森达发展,个人成长,离不开县委、县政府的支持,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我们每年拿出一部分资金反哺社会、回报社会,只是尽了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家应有的社会……”在10月20日森达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朱相桂饱含热泪,深情地讲述着森达投身公益慈善的一串串感人事迹:
投入上千万元,新建森达实验小学;投入数百万元,为全村百姓交社保,联手12家企业,设立儿童白血病基金;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为全村60岁以上老人发放养老金;重大疾病救助、麻风病人救助、突发灾难救助、困难学生救助……,森达,40年投入公益慈善的资金已达6000多万元!
“企业发展的每一步走得并非容易,是县镇党委、政府给予了我们莫大的关心和支持,是建湖这方水土滋润着我们,是建湖的干部群众在默默地支持着我们,我们没有理由不为社会作点贡献,没有理由不为仍生活在困境中的人们提供帮助……”吴启春,江苏鸿达阀门公司董事长,十年来积极投入红十字事业,尊老、助学、扶孤、助贫,投入公益慈善的资金已达2000多万元!
王金叶,江苏登达建筑集团公司董事长,当年靠一把瓦刀打天下,几十年过去,闯出了一条多元发展之路。企业发展了,王金叶没有忘记家乡人民对他成就事业的鼓励和鞭策。当看到本村百姓至今仍靠刨二亩三分地为生,找不到脱贫致富的路子时,便流转了全村的土地,领办高效农业,让村里的群众既得到土地流转的收入,又能在自己的设施农业项目上打工挣钱。村里的主要道路是他筑的,村里桥梁闸站是他出资建的,村里的校舍是他修缮的,他还拿出400万助学资金,让无数困境的孩子完成了学业!
王生芝,算不上大老板,可他那一颗菩萨心肠,不知帮助了身边多少身处逆境的困难孩子、困难老人。1991年发洪水,他慷慨解襄,汶川、玉树地震,他不留名捐赠,每逢重阳节、春节,他总要带上现金和慰问品,慰问村里的和敬老院的老人,得知建阳敬老院老人夏天署热难熬,一下子买了几十台空调送到敬老院,他还先后资助上百个孩子读中学、读大学,连续五年帮助新疆大学150个少数民族孩子完成了学业……。
滕本登、李贤余、张德林、孙环江……,一批公益慈善典型是建湖人的骄傲,他们的善举必将永载建湖公益事业发展的史册。
一串故事 讲出公益慈善精彩
在水乡建湖,曹秀花的名字可谓无人不知。上世纪70年代,一个普普通通的街道妇女,以她特有的方式,表达对身边老人和人民子弟兵的尊敬和厚爱,她白天在工厂上班,夜晚在煤油灯下千针万线纳鞋底,坚持四十年,做出了3900多双布鞋……她的事迹国内主流媒体多次报道,她亦因此被评为“中国好人”、“拥军模范”。
颜海霞,“北京亚运捐款第一人”。这位当年只有14岁的中学生,得知北京首次举办亚运会,幼小的心灵便盟发了要向亚运捐款的意愿。她把父母给的1.60元压岁钱用信封寄给了时任北京市常务副市长张百发。没想到,她这1.60元钱却是北京亚运会收到的第一笔捐款,一时间全国各大媒体纷纷报道,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得到了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的充分褒奖。1.60元钱,对举办这么大的国际赛事,也许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但却展示了建湖人自觉投身公益活动的良好精神境界,展示了水乡建湖青少年一代的报国情怀。
2017年7月的一天,一位看上去60多岁、衣着朴素的花甲老人,手捧1000元现金,执意要捐给县慈善总会,经办人员问他叫什么名字,他说,就叫我“工人老大哥”吧。20多年来,这位“工人老大哥”用相同的名字,先后通过邮局向灾区捐了不知多少次款。他说:“我退休了,一个月拿2000多元退休金,子女们不要我钱,钱用不了,就帮助帮助社会上的人吧!”
今年10月的一天,县慈善总会来了两位五六十岁的老大姐,一落座便说要向县里最困难的群众捐点款,请慈善总会帮助物色对象。几天后,她们与四位素不相识的贫困对象见面。“我们不图别的,就是尽自己的能力,帮你们解决点困难。”四位受到捐赠的对象,各自捧着厚实实的一沓钞票(九千元),想问清她们的名字,可两位老大姐头也不回便走了。
吕松,一个76岁的老人,一生从善,平时自己省吃俭用,却用自己收垃圾、捡废品卖出的钱资助了无数的困难兄弟。长江大洪水,他捐了12000元;汶川地震,他不仅捐了3万元款,还志愿参加抢险36天……今年9月,他又到县慈善总会,表达按月捐赠500元善款愿望,他说:“只要有口气,就一直捐赠下去,死了以后,还要把自己有用的器官捐给祖国的医疗卫生事业。”
……
两塘河的水静静流淌,崇善向善的建湖人,必将把公益慈善的花蕾,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葛 青 杨守鉴)
咸宁治疗白斑病费用怎样调理宝宝积食
狮马龙活络油怎么样
上一篇:食用含益生菌酸奶有三忌
下一篇:五颜六色的家具方案有益于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