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地板消费谁来护航.蹭飞
更新时间:2021-03-02 11:31:00
木地板消费谁来护航?
木地板行业的发展不过短短十几年的时间,行业标准从一个低门槛到如今的不少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期间,国家、行业出台了不少相关的政策法规和行业标准,它们对于木地板行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有些甚至带来了剧痛,但是它保护了广大的消费者的权益,让行业健康稳健的发展。
可谓是兵家必争之地。还不用说有害物质有了较低限量
2002年1月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制定的10项国家强制性标准———《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TodayHot}限量标准》开始实施,该规定对涂料、壁纸、强化地板等十项室内装饰装修材料的有害物质进行了较低限量,没有达到该标准规定要求的产品判为不合格产品。
其中,《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规定了强化地板中甲醛等有害元素的限量指标。
点评:《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的实施对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室内污染、规范装饰装修市场正常秩序有一定作用。强化木地板甲醛检测方法从过去的萃取法变成干燥器法,但是,由于《限量标准》中只是对甲醛的较低要求,引起了强化地板国标与行标之争,所以即使消费者购买的强化地板都是合格产品,也有可能出现室内污染,认定也有困难。
铺设验收有了规范
2002年11月1日,国家经贸委发布了《木地板铺设面层验收规范》和《木地板保修期内面层检验规范》,这是我国靠前次对木地板铺装作出的法规。
长期以来,木地板铺装方面所存在问题甚多,消费者为此投诉量极大,买方、卖方、生产者和装修队纠纷繁多,而仲裁者也很无奈,因为没有规矩可凭。《规范》中对木地板铺装要求、验收内容和如何保修都有规定,消费者可据此验收和保养,厂商和商家可据此处理纠纷,执法者可据此解决投诉。
点评:《规范》给广大消费者带来了“一纸阳光”,由地板铺设不当和地板状态改变而引起的争议,消费者都可凭《规范》讨回公道,并且还规{HotTag}定装修工程竣工后保修期至少为一年。但值得注意规范并不适用于保温、地热、防静电、防辐射和体育场所等特殊要求的木地板铺设验收,这也算是一个遗憾。
结束“无规范状态”
2005年9月13日,中国林产工业协会、中国消费者协会在京联合发布了《中国木地板行业服务规范》,是中国木地板行业首次推出的服务规范。
国内木地板企业可参照《中国木地板行业服务规范》,建立企业服务质量管理自我评价体系,通过开展消费者满意度调查提高企业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广泛吸纳社会各界对服务质量、服务方式和服务效果的评价意见,推动木地板行业服务体系的提升和完善。
点评:面对纷繁的市场状态,行业、消费者、市场都在呼吁木地板行业服务规范的出台,以结束持续多年的“无规范状态”。从消费指导的角度看,消费者能根据《中国木地板行业服务规范》作出合理的消费选择,消费者权益也将因之得到更加有效的保护,但如果经营者不按章行事,那规范也只是一个“空头支票”
白皮书披露价格底线
2006年3月15日,中国工商联家具装饰业商会在京发布了《中国强化地板成本白皮书》,首度对8mmE0级抗菌强化木地板的成本进行了公开披露,并提出了零售价格65—69元的参考区间。
成本白皮书在一定程度上将成为消费者的购买指南,成本白皮书所发布的参考价格是以大企业的大宗原料采购为例进行计算的,如果低于这个价格底线,其产品品质很难保障,因此不合格的冒牌E0地板很难自圆其说,其原材料及加工工艺不合格的软肋必然暴露无遗。
点评:成本白皮书虽无强制力,但有利于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避免恶性竞争。对成本的公开披露,并提出零售价格,这为消费者选购强化地板,提供了参考,买强化地板有了心理价位。
告别消费“盲井时代”
2006年12月28日,中国消费者协会消费指导工作委员会和中国林产工业协会地板专业委员会共同颁布了《中国强化木地板质量白皮书》,目的在于规范当前强化木地板行业中良莠不齐的现状,还消费者一个健康、透明、放心的消费环境。
消费者在选购、安装、使用强化木地板时都将有据可依,不再是市场中的被动者,消费者将从此告别强化木地板消费的“盲井”时代。
点评:强化地板白皮书的诞生,明确了强化地板的各项质量标准,并对铺装质量做了硬性的要求,如果所有企业按照质量白皮书的要求操作,消费者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税率下调内销压力增大
2007年7月1日起,国家对2831项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进行调整,其中强化地板产品出口退税由原来的13%下调到5%,下调了8%。
点评:税率降低对不少依靠出口的木地板企业是个致命的打击,不少出口企业就是依靠出口退税来维持企业发展生存,这样导致部分木地板企业不得不缩小出口转向内销,内销压力近一步增大,企业生存风险剧增,木地板行业面临新一轮的洗牌。
云南九洲医院试管技术好吗成都治疗癫痫病费用
成都治疗男性功能障碍多少钱
上一篇:入笼干蒸小时后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