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晚报五水共治和美丽浙江建设再交亮丽答
更新时间:2020-06-12 11:41:30
湖州晚报:“五水共治”和美丽浙江建设再交亮丽答卷
天蓝、地绿、水清是美丽湖州的生态底色。昨天上午,从2017年度湖州市美丽浙江建设和“五水共治”考核工作汇报会上获悉,过去一年,我市治水治气克难攻坚,城乡环境面貌日新月异,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湖州环境保护工作再次交出一份亮丽答卷。2017年3月,我市吹响全域剿灭劣V类水冲锋号它们也不可能个顶个都那么十全十美。您只要把握住重点部位,将治水延伸到沟渠池塘等小微水体。通过“清单管理、挂图作战、销号推进”,全面完成1752个挂号小微水体的整治销号工作,对4733个水体开展深化提升整治。经过有效治理,全市820个问题水体变成“小微景点”。了解到,全市77个县控以上地表水监测断面首次100%实现Ⅲ类及以上水质甚至吹嘘称“不找我,列入“水十条”考核的13个水质断面和23个省控以上水质断面全部符合Ⅱ-Ⅲ类水质标准,满足功能要求的断面比例为100%,入太湖水质连续10年稳定保持在Ⅲ类及以上,以全省最高分被命名为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围绕岸上截污、水底清淤、源头治理、生态修复四个环节,我市继续实施河湖库塘清淤轮疏,并逐步向小沟、小渠、小塘延伸。目前,全市省级“清三河”达标县区覆盖率达到100%。同时,持续深化工农业污染治理,在全省率先启动渔业养殖尾水治理工作,让产业转型成为治水强动力。水更清了,天也更蓝了。我市扎实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在全省率先全面完成黄标车淘汰,累计淘汰燃煤小锅炉6641台,全市10蒸吨以下高污染燃料小锅炉实现“清零”,有证餐饮企业油烟净化装置安装率达100%,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6.33%。通过“治扬尘、治废烟、治尾气”,2017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为68.5%,同比上升2.9个百分点;市区PM2.5浓度下降至42微克/立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10.6%。值得一提的是,我市提前3年完成省定2020年控制在42微克/立方米的目标。生态环境持续变美,制度“篱笆”是重要保障。我市颁布实施《湖州市禁止销售燃放烟花爆竹规定》《湖州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地方法规,强化美丽湖州建设法治保障。同时,发布《湖州市生态文明标准体系编制指南》市级地方标准,推动建立完善的生态文明示范区标准体系。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我市旅游服务业发展更上台阶。2017年,累计建成市级美丽乡村620个,洋家乐、农家乐、渔家乐等民宿经济蓬勃发展,乡村旅游接待游客4500万人次,乡村旅游经营总收入117亿元,“美丽资源”变成“美丽经济”,让百姓获得更多“生态红利”。在绿色发展道路上,越来越多人主动投身到环境保护的队伍中,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化逐渐成为社会共识。目前,我市组建民间护水队、巾帼护水队和“企业河长”等各类民间护水组织2000余支,绿色环保协会志愿者2.52万名,深入开展生态村居、生态校园、生态家庭、生态单位等生态细胞的创建活动,努力使全体市民不断养成勤俭节约、绿色低碳的文明习惯和道德风尚。
湖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商洛治疗白癜风好的医院手指戳伤怎么消肿止痛上一篇:橄榄油可以防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