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开设科技创新类课程助力创新梦想启航

更新时间:2020-06-17 03:45:52

今年8月,在WRO世界青少年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东南赛区比赛中,泉州现代中学荣获高中组常规赛冠军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只占26.7%。学生“玩”机器人,“玩”出大奖,这几年,在该校已非新鲜事。2013年11月,该校赴印尼参加第十届WRO世界奥林匹克机器人竞赛国际赛,获中国队常规赛初中组最好成绩;2015年,获WRO世界青少年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初中组常规赛全国亚军认真查找各自的岗位廉政风险点,并代表中国队前往多哈参加国际赛……而信息学竞赛中,该校更是名列全省前茅:近四年共有30人获全国一等奖,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获全国一等奖人数,居福建省第一。

今年8月,在WRO世界青少年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东南赛区比赛中,泉州现代中学荣获高中组常规赛冠军。

多学科渗透 学生不是“技术宅”

每年新学期伊始,该校会从初一、高一新生中,挑选对科技创新感兴趣的学生,开设信息学、机器人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给予指导。

2014年,该校在全市率先开设了机器人校本课程,自编校本教材,鼓励更多学生参与其中。“机器人课程更多的是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该校机器人校本课程老师何燕阳介绍,机器人课程包含了机械动力、结构学等内容,涉及物理、数学、信息技术多方面学科,在教学及学生实践中,老师们会提前将大学相关学科知识渗透,帮助学生扩宽知识面。而机器人竞赛均以团队形式出现,学生不仅要有动手操作能力,更需要团队协作。

该校也是全市最早开放信息学兴趣小组的学校,该校信息组教研组组长杜翠兰说:“在初中打下良好基础,高中参加信息学竞赛,取得优异成绩。提前保送北大、清华等全国重点大学的学生不在少数。”相较于机器人的多方面涉及,信息学更专注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这些都可运用到物理、化学、数学等学科中。”杜翠兰介绍道。

在兴趣小组里,学生不仅提前进行多学科渗透的学习,无形中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学生们不仅仅是“技术宅”,综合能力更是得到更大延伸,各项成绩名列前茅。“比赛只是形式,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并运用到生活中。”何燕阳说。

名师加持 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该校不仅是福建省首批基础教育学科信息技术研究基地学校,在机器人竞赛中,该校连续四年获WRO华南赛区一等奖,四次获全国一等奖,两次代表中国队参加世界级比赛,有力的教学成绩离不开良好师资“加持”。如今,学校已形成一支科技创新教育团队。2013年12月,何燕阳被福建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福建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聘为“福建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高级教练员”,杜翠兰连续三年在全国信息技术教学案例比赛高中组 ,并承担省级课题《多元智能理论架构下信息技术教学研究》。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正是多年来的点滴积累,形成学校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学生得以尽享科学探索的魅力。该校教务处主任助理郭小强在采访中介绍,学校一直致力于搭建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平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科学素质,更重要的是为老师和学生提供展示和发展的机会,挖掘潜能,培养学生学科之外的能力,让学生得到全方面发展。

report 泉州开设科技创新类课程 助力创新梦想启航资讯由中国机床职业培训频道提供。中国机床专业提供科技创新等方面的资讯,是机床商人获得科技创新信息的最佳络平台。 更多资讯敬请关注职业培训频道

遂宁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健脾胃小孩吃什么健脾
盘锦治疗白癜风好的医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