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信托重回龙头地位1月募资规模169公开

更新时间:2020-04-28 08:51:55

今年1月,新成立的房地产募资规模达169.05亿元,占比29.49%,远高于去年22%-23%的平均水平,重新回归龙头地位。

“房地产信托重回第一大类别,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家对信政合作产品进行限制,导致基础产业信托规模1月份大幅下落;此外,房地产行业一直有较强的融资需求,在经历去年的收缩之后,今年需求重新释放。”19日,用益信托工作室研究员颜玉霞对经济导报说。

但目前,房地产调控政策还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房产信托近期也频频曝出风险事件。颜玉霞认为,因地产企业更多地转向商业地产和保障房,这两方面的信托融资需求会增加。

商业地产、保障房投向吃重

用益信托表露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国内共成立集合信托产品354个,成立规模为573.83亿元,环比分别减少21.51%和19.44%。

颜玉霞解释说,由于年底及元旦小长假影响,集合信托市场在去年12月爆发成立潮,成立数量及规模大涨,这导致今年1月份市场有所回落。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1月份成立的集合信托产品数量和范围仍增长8.92%和39.21%,“信托市场仍处于较快增长通道。”

在信托资金的投向方面,基础产业领域受到压抑。

去年底,国家4部委联合发文,对地方政府融资行动提出5方面要求,包括严禁直接或间接吸收公众资金违规集资、规范地方政府以回购方式举借政府性债务行动、制止地方政府违规担保承诺行动等。

受此影响,1月份基础产业领域共成立78款集合信托产品,募集资金142.6亿元,范围环比下落超过30%。颜玉霞认为,尽管地方政府融资需求旺盛,但在寻找到新的模式之前,该类业务仍将呈下落趋势。

基础产业领域信托遇冷,让资金重新流向房地产领域。1月份房地产类产品共成立60款,范围到达169.05亿元,在成立的全部信托产品中占比达到29.49%,比去年12月份提高超过7个。

颜玉霞分析,相对于住宅项目,商业地产受调控政策影响较小,一些房地产企业加大了对商业地产项目的投入,这会增加其在此方面的信托融资需求,一些信托公司也在加强对此类项目的开发。同时,国内保障房建设正在推进,且因受到政府支持,风险较小,此类信托产品正在受到开发商和信托公司的重视。因此,未来商业地产和保障房项目在房产信托中的角色将会吃重。

风险犹存

近两年,信托业在金融市场上的地位逐步增强。中国信托业协会最新公布的去年四季度信托公司主要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全行业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到达7.47万亿元,与2011年底相比增长55.30%。并且,信托资产规模首次超过了保险业7.35万亿的范围,一跃成为仅次于银行业的第二大金融部门。

值得注意的是,信托业自去年以来爆发屡次风险事件,且多发生在房地产领域,涉及信托公司包括、平安信托、中诚信托、等大型企业。此类事件大部分以抵押资产拍卖、借新还旧、第三方接盘等方式得以解决。如中融信托青岛凯悦项目,以抵押品被拍卖了结;中诚信托北京(,)项目,以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接盘延期支付暂告一段落。

颜玉霞提示说,随着国内信托业范围的增大,相干风险事件逐步增加。虽然在之前爆发的相关风险事件中,信托公司大都在“刚性兑付”的“潜规则”下,对投资者的权益给予了保护,但“刚性兑付”并不是规定。“在法律上,信托产品是‘买者自负’,信托公司并没有‘刚性兑付’的义务,也就是说,在产生实质性违约事件后信托公司没有义务必须为投资者‘兜底’。”

以中信信托的“三峡全通”项目为例,该项目融资方无力偿付两期5.91亿元的本息,中信信托已表示不会“刚性兑付”。目前,该项目在到期日没法足额兑付后,已延期3个月。

对风险事件大都产生在地产领域,颜玉霞分析说,去年是房地产信托兑付的一个期,总体上已安稳过渡。今年房地产信托的兑付额度仍然较大。她提示投资者,“高收益就意味着高风险,投资者要提高风险意识,仔细对信托产品的风险进行分析,避免成为信托‘黑天鹅’的受害者。”

苏州治疗包皮包茎费用
四川治疗龟头炎医院
湖南男科医院有哪些
友情链接